1. 简单百科
  2. 邱家店镇

邱家店镇

邱家店镇位于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是泰莱平原腹地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该镇东部与南部以大汶河为界,与岱岳区徂徕镇相望,西部与省庄镇相连,北部与岱岳区山口镇相邻,东北部与岱岳区范镇相邻。邱家店镇总面积74.3平方千米,2018年户籍人口为70613人。该镇历史悠久,因北宋初年邱氏在此地开店而得名。

邱家店镇的行政区划经历了多次调整。1949年,邱家店镇属于泰安县栗林区;1954年,划归泰安县第九区;1955年,第九区改为邱家店区;1958年,邱家店乡、渐汶河乡成立东风公社;1960年,东风公社属泰安县邱家店公社;1982年,东风公社改为邱家店办事处;1985年12月,邱家店办事处改建为邱家店镇,属泰山区;1999年,邱家店镇划归泰山区。

截至2020年6月,邱家店镇共下辖44个行政村。2017年,邱家店镇共有企业566个,从业人数24960人;2018年,邱家店镇工业企业数量为280个,其中规模以上企业7个。邱家店镇交通便利,通讯便捷,电力充沛,工业发展迅速。2019年10月,邱家店镇荣获“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称号。

历史沿革

民国元年(1912年)后,境域隶属泰安县晋化区。

民国十七年(1928年),改为第五区。

民国三十年(1941年1月),泰新公路以北为汶阳区属泰北县,泰新公路以南为旧县区属泰安县。

1949年,属泰安县栗林区。

1954年,属泰安县第九区。

1955年9月,第九区改为邱家店区。

1958年3月,分设邱家店乡、渐汶河乡。

1958年9月,成立东风公社。

1960年,属泰安县邱家店公社。

1982年3月,改为邱家店办事处。

1985年12月,改建邱家店镇,属郊区。

1999年6月,划归泰山区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邱家店镇地处泰莱平原腹地,东部与南部以大汶河为界与岱岳区徕镇隔河相望,西部与省庄镇接壤,北部与岱岳区山口镇相连,东北部与岱岳区范镇相邻。区域面积74.3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邱家店镇地处大汶河冲击平原。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境内无山,只有东西走向的两座丘陵,分布在东部埠阳庄岭和东南部颜张岭。最高点海拔148米,最低点海拔120米。

气候

邱家店镇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少雨,夏季高温炎热,雨量充足,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干冷少雪。多年平均气温13.2℃。年平均最高气温19.2℃,无霜期最长达204天,最短为151天。

水文

邱家店镇境内有一条南北流向的卸家河,长9.5千米,为季节河流。

自然资源

邱家店镇境内矿资源主要有河沙、碳酸钙等。

人口民族

人口

2011年末,邱家店镇辖区总人口6.83万人。总人口中,男性3.35万人,女性3.48万人。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2011年,人口出生率10.99‰,人口自然增长率3.52‰。

2017年,邱家店镇常住人口有51477人。

2018年,邱家店镇户籍人口有70613人。

行政区划

2011年末,省庄镇辖邱家店、李家庄、徐家庄、居岭庄、孙家庄、吴家庄、后店村、前店村、官庄村、庄村、栗林、梨园、刘家庄、崔家庄、郝家庄、渐汶河、刘家瞳、石碑、家庄、埠阳庄、宋官、南王庄乡、五里井、温辛庄、东郭庄、西郭庄、中郭庄、前燕家庄、后燕家庄、东燕家庄、侯家店、王林坡、黄沟港、中王庄、北王庄、姚家坡、前旧县、中旧县、后旧县、东旧县、东颜张、西颜张、北颜张、桂林市44个村民委员会。

截至2020年6月,邱家店镇下辖44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邱家店村。

经济

综述

2011年,邱家店镇地方财政收入2626万元,比上年增长18%。从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564万元,增值税1109万元,企业所得税118万元。

2017年,邱家店镇企业个数共566个,企业从业人数24960人,其中工业企业45个,规模以上7个;

2018年,邱家店镇城郊街道工业企业个数共280个,规模以上7个,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79个。

第一产业

2011年,邱家店镇耕地面积为6.38万亩,人均0.93亩,以种植小麦、玉米、大樱桃、苗木花卉、生姜为主。2011年,农业总产值3.91亿元。粮食作物以小麦、玉蜀黍属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3.9万吨,其中小麦1.9万吨,玉米2万吨,主要经济作物为生姜。2011年,生姜种植面积8900亩,产量2.67万吨。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2.98万头,年末存栏1.93万头;羊饲养0.61万只,年末存栏0.5万只;家禽年饲养量103万羽。

第二产业

邱家店镇工业以化工、铸造、机械加工、汽车零部件加工为主。2011年,邱家店镇工业生产总值24亿元。工业企业135家,职工4192人;实现工业增加值15.6亿元,比上年增长12%。

第三产业

2011年末,邱家店镇境内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7.56亿元,比上年增长11%;各项贷款余额3.76亿元,比上年增长16%。邱家店镇有商业网点63个,从业人员513人。2011年,邱家店镇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6.8亿元,比上年增长17.5%;集贸市场14处,年商品成交额6亿元。

文化

古博城遗址

古博城遗址位于泰安城东南15公里,现存城墙旧址,曾出土春秋战国时的陶器、瓦当、汉代的画像石、魏晋铁器和隋唐陶瓷器等文物。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天封寺,原名乾封寺,旧址在旧县西南,后被水冲塌于河内唐朝乾封年间将寺移建于今村东,易名天封寺。金朝重修,并立有金学士党怀英书重修碑。后历经多次重修,至清末,寺院占地已达1公顷规模,配有前后大殿,东西配房和寺门楼等。后几经变迁,殿堂被毁,树木被筏,现为东旧县村委办公院。

金铃寺

金铃寺位于邱家店镇人民政府北1公里处。寺院总面积15547平方米。据记载,该寺始建于元代,重修于清代,为寺周围18村民庄捐资兴建。院内有大殿5间,殿内有佛像、十八罗汉等。院内东有钟楼,西有鼓楼,后大部分古建筑被清除,原址为今镇中心卫生院。

社会

文化事业

2011年末,邱家店镇有文化站1个,村级文化活动中心45个,各类文化专业户45户,各类图书室48个,藏书12余万册。音乐、美术、书法、摄影及文学业余创作队伍达161人。

教育事业

2011年末,邱家店镇有幼儿园19所,在园幼儿1270人,专任教师101人;小学10所,在校生3283人,专任教师161人;初中2所,在校生2476人,专任教师169人。小学、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为100%。

2011年,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3100万元,比上年增长26%,预算内教育经费占总支出比例的31%,比上年增长12%。

科学技术

2011年末,邱家店镇有市级企业科技技术中心2家,各类科技人才29人,承担国家级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1个,省级星火计划项目1项,市级科技计划项目14个。

医疗卫生

2011年末,邱家店镇有卫生所39处,床位270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4张,固定资产总值570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329名,其中执业医师20人、执业助理医师105人、注册护士124人。医疗机构共诊疗5.73万人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100%。

体育事业

2011年末,邱家店镇有学校体育场6处。80%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口占常住人口的16%。

广播电视

1998年12月,邱家店镇建成镇有线电视台。

2011年末,邱家店镇有广播电视站1个,有线电视用户4869户,入户率30%。

社会保障

2011年,邱家店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0户,人数37人,支出97200元,比上年增长13%,月人均220元,比上年增长11%。医疗救助267人次。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884户,人数1732人,支出195.2万元,比上年增长28%,月人均93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241人,抚恤事业经费支出287万元,比上年增长22%。社会福利费147万元,比上年增长10%。敬老院1家,床位101张,收养农村五保人员82人。慈善分会1个,全年接受社会捐款27.5万元,使430名困难群众受益。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24.7万人,参保率100%。

基础设施

2011年末,邱家店镇有邮政局1个,代办所15处,邮政业务收入630万元。报纸、期刊累计发行3.1万份(册)。服务网点12个,固定电话用户1.71万户,电话普及率90%;移动电话用户1.5万户,电信业务收入930万元。

交通

邱家店镇境内有济南市至临沂省道,经邱家店镇后燕家庄、前店、后店、徐家庄、孙家庄、逯家庄、埠阳庄,为二级公路。泰莱高速公路、泰新高速公路境内长12千米,路面宽32米,双向4车道,全封闭、全立交,为一级公路。辛泰铁路线过境,设燕庄站

获得荣誉

全镇上下政通人和,百业俱兴,社会安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先后被评为“省级卫生镇”、“市村村通自来水工作先进单位”、“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进单位”、“市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先进镇”、“奶业富民工程先进单位”、“市桑蚕生产先进乡镇”等,多项工作受到区委、区政府表彰。

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等七部委联合下发《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公布全国重点镇名单的通知》,公布最新的全国重点镇名单,市有13个镇入选,其中,泰山区邱家店镇榜上有名。

2019年10月,邱家店镇入选“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参考资料

2020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2020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2021-05-21

泰安10个镇入选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_山东频道_凤凰网.大众网.2021-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