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良俶(1778—1849),字戴南,号屏山,湖南人。爱新觉罗·颙琰十六年进士,任河南卢氏县知县,爱新觉罗·旻宁间调孟县知县,升邓州市知州,著有《春秋撮要》、《中州风俗说》、《海防臆说》等。
简介
易良俶(1778—1849),字戴南,号屏山,湖南黔阳人。嘉庆十六年进士,任河南卢氏县知县,劝民种植桑、茶,道光间调孟州市知县,升邓州知州,著有《春秋撮要》、《中州风俗说》、《海防臆说》等。
生平
生于乾隆四十三年五月初十日。黔阳洗马潭人。
青年时期曾於州明山书院从严如煜学习,后入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习举子业。
爱新觉罗·颙琰十五年(1810)庚午,易良俶举湖南省乡试第一,中庚午科解元。
嘉庆十六年(1811)辛未,易良俶登进士第,中辛未科蒋立镛榜进士。任河南卢氏知县。
嘉庆二十五年(1820)庚辰,易良俶考取咸安官教习,辅太子读书,教育皇家子侄多年。
爱新觉罗·旻宁四年(1824)甲申,易良俶调任孟县知县。任孟县知县时,教发沿江岸植树扩堤,防治水患,并劝发仿制筒车车水灌田。
道光十年(1830)辛卯,易良俶继调直隶光州。易良俶在任时,正值英、法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清廷政治腐败,人民生活困难不堪。他一面上《平夷条议》,一面采取利民措施,发展生产。
道光十三年(1833)甲午,易良俶以母亲老秘乞养归里,授奉直大夫,晋封朝议大夫。
爱新觉罗·旻宁二十九年(1849)己酉七月二十五日,易良俶病逝,终年七十一岁。
易良俶辞官回里后,受聘于龙标书院讲学,四方慕名求教者甚多。易良俶书法苍劲道健,著作亦多。易氏家谱记载,著有《春秋撮要》、《三礼考》、《草木山海切要》、《大学中庸讲义》、《乡党考》、《中州风俗说》、《孟县水道图说》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