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思集》是2011年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潘。本书汇集了作者上世纪末到新世纪十多年间在报刊上发表的学习研究党中央几代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思想的文章。内容涉及经济、政治、党建以及科技、教育等各个方面。

内容介绍

《怀思集》中的一篇文章对毛泽东的《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是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特别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经济理论的代表作,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经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中国化。该著作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关于军事经济理论、根据地建设理论、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以及经济管理和体制改革等方面的问题。它在毛泽东经济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标志着毛泽东经济思想基本形成,并走向成熟。《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的伟大历史意义已经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所证明。其现实意义则在于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渊源之一,其中贯串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以及重大方针政策,对今天仍具有指导意义;至于一些具体方针和做法,对今天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怀思集》内容涉及经济、政治、党建以及科技、教育等各个方面。有的文章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渊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特别是作者在知识分子、人才、科学技术、教育等方面的深入探索,对我们研究党中央几代领导人有关这方面的思想,很有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潘盍蠡,1932年5月出生,男,浙江永康市人。原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党史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副研究员。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邀研究员。现在上海交通大学党史校史研究室协助工作。历任华东人民革命大学校刊编辑,华东军政委员会卫生部宣传干事、教育干事;上海中医药大学年级政治辅导员、院刊编辑室主任、图书馆负责人;中共上海市教卫党校办公室主任、校委委员、校临时负责人,兼任上海市教卫党委干部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曾作为全国党史工作先进个人受到胡锦涛等中央领导的集体接见并合影留念。单位模范党员。在《党的文献》《毛泽东思想研究》《图书馆学通讯》《文艺报》以及《大公报》《文汇报》等发表论文100多篇,多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全文转载;主编、参编党史图书14种,两种获上海市邓小平理论研究与宣传一等奖二等奖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