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歌》是2011年6月北京时代弄潮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出版的书籍,时代教育出版社、时代文献出版社、时代作家出版社联合宣传,作者是张志刚。主要讲述了张志良的一生。

本书序文

人生如梦,岁月如歌。梦人人都会做,但好梦坏梦不由自己说了算,全凭圆梦人如何圆。歌人人都会唱,但唱好唱坏不由自己说了算,全凭听众如何断。我的歌没有高音,也没有低音,其主旋律是中音。我的人生岁月的歌就像一条河,虽没有激荡的波浪和飞溅的浪花,但也没有断流干涸,烟消云散,而是平平淡淡,顺其自然,最后融入大海,永存于天地之间。

我生在鲁中平原上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我的童年是在农村度过的,家庭虽然贫苦,但生活还是多姿多彩的。在春、夏、秋三季,我便背着草筐拿着镰刀去野外割草,回家喂牛。有时去小清河里摸鱼捉蟹或到打谷场上和小伙伴们去玩游戏。秋季还到野地里去放猪。冬天则背着草筐拿着硬木棍到树林里去打树上的干枝或扫树下的落叶,供家里烧火做饭用。也爬树掏鸟窝、摸鸟蛋、喂小鸟,还曾养过不少鸽子。后来读过私塾,上过学堂。1956年高中毕业后考上了北京市外国语学院,从此便离开了生我养我的故乡,来到了北京。

书籍目录

我的回忆1

文集、游记119

诗词251

后语271

原文摘录

…………

科学技术的进步能促进民航事业的发展,也会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技术要进步,民航也要发展,但是先进技术的推广和使用既需有一定的实用经验做基础,又要考虑到各国的具体经济条件和承受能力。在本届大会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围绕先进技术如何应用于民航的发展展开了一场唇枪舌剑,胜负尚未分晓。

首先是仪表着陆系统(ILS)向微波着陆系统(MES)过渡问题。仪表着陆系统是安装机场的一种引导飞机着陆的设备,微波着陆系统是比仪表着陆系统更先进的引导飞机着陆的设备。国际民航组织曾于1985年作出决定,规定在1998年以后不再保护使用仪表着陆系统,到2001年则停止使用仪表着陆系统,全部改用微波着陆系统。目前微波着陆系统的优越性、可靠性和实用价值都还没有得到证实,现在只在少数几个发达国家安装了30套进行试验,尚未取得足够的经验。但是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为了推销其产品,主张尽快向微波着陆系统过渡,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则不主张匆忙过渡,更反对规定一个过渡时限。双方争执不下,互不相让,最后决定将此问题交理事会去进一步研究。

飞机噪音问题也是本届大会上争论最多的问题之一。国际民航组织曾于1980年在其第23届大会上通过了A23-10号决议,决定从1988年1月1日起限制不符合国际民航公约附件16第2部分第2章规定的噪音标准的飞机飞行。根据这一规定,1977年10月6日及其以前受理的原型机适航申请的亚音速喷气式飞机从1988年1月1日起不能再用,这就是说,大多数老一代民航机如波音707波音727道格拉斯DC-8伊尔-62等类型的飞机不能再用,这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西欧和北美的一些发达国家都如期执行了上述决议,有的甚至提前执行了,如美国从1985年8月1日起就禁止不符合噪音标准的飞机飞行。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坚决要求推迟执行日期。在1986年举行的第26届大会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就曾对噪音问题展开过激烈的争论,最后经理事会主席进行斡旋,达成妥协,通过了A26-1l号决议,敦请实施噪音限制的国家通过双边或地区协议给予两年的豁免期。

在本届大会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围绕飞机噪音问题又展开了激烈的论战。西欧和北美地区各国坚决主张对不符合附件16第2章噪音标准的飞机进行限制,而亚、非、拉地区广大发展中国家则坚决反对限制。智利洪都拉斯秘鲁厄瓜多尔等拉美国家提出在2000年以前不能限制或使用年限不到30年的飞机不能限制。非洲国家代表则指出,他们当前面临的是面包问题而不是噪音问题,主张飞机自然淘汰。经过几个回合的论战,欧洲各国做出让步,提出从1995年起进行限制;非洲各国则提出从2010年或2020年起进行限制。双方不能达成协议,理事会主席再度出山进行斡旋,提出折衷方案,即从1996年6月30日起进行限制,同时各国通过双边协议给予3年半的豁免期。论战双方仍不能就此取得一致意见。后来各地区分别派出两名代表组成工作小组,研究起草一个各方都能接受的方案,结果工作小组也不能达成一致意见。最后只好通过决议将此问题交1990年召开的特别大会去研究,但在这之前各国不得采取单方面行动。

…………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