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股车是一种源自河北行唐地区的生活习俗,后来发展成为一种民间舞蹈。这种舞蹈的特点在于推车者的臀部左右扭动,以及拉车者的优美舞姿。扭股车的音乐主要由鼓和镲组成,节奏明快,与舞蹈相得益彰。
起源与发展
扭股车起源于行唐地区的山区半山区,由于交通不便,当地居民使用木质独轮车来运输物品。为了保持车辆平衡,推车者会不断扭动臀部,这一动作逐渐演化成了一种独特的舞蹈形式。扭股车舞蹈通过艺术加工而成,其动作特点是推车者以“扭”为主,拉车者则以“后踢步”为主,配以优美的舞蹈动作。通常表演者包括老人和孩子,或者夫妻搭档,车上装载着象征丰收的农作物模型。扭股车舞蹈曾多次参与省级和地区性的演出并获得奖项,1988年被收录进河北省《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
表演形式
扭股车的表演形式多样,一般是由一位老汉推车,一个小男孩拉车,或者是丈夫推车,妻子拉车。车上装饰有玉米、红薯、瓜类等模型,这些模型代表着农民对丰收的期盼。舞蹈过程中,推车者和拉车者都展现出诙谐风趣、滑稽逗笑的表情和姿态,整个表演充满了欢乐气氛。
音乐特色
扭股车的音乐采用的是打击乐,主要乐器包括鼓和镲。音乐的节奏轻重缓急与舞蹈动作紧密配合,营造出欢快活泼的氛围。
参考资料
刚刚公布!石家庄这个县被国家看上,成为全国试点! .搜狐网.2024-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