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蓝翠鸟(拉丁学名:翠鸟属 quadribrachys,英文名称:Shining-蓝色 翠鸟科)属于翠鸟科翠鸟属,与半领翠鸟(Alcedo semitorquata)关系最为密切。其种加词quadribrachys来自拉丁语quadri-,意为“四”,brachium意为“臂”或在这种情况下是“脚趾”,指的是其脚趾的特征。
外形特征
闪蓝翠鸟身长16cm,雄鸟体重33-36g,雌鸟体重32-40g。成鸟有菊黄色眼先。颈部有一块橙色的斑纹,下颏和喉咙奶油色,头部其余部分的羽毛是黑色和蓝色,有光泽。上体由深群青蓝色组成,翅膀的羽毛颜色和头部非常相似。纵向地带泛亮蓝紫色。尾部下翼和腹部是红褐色。虹膜栗色,腿红橙色。
雌鸟和雄鸟十分相似,唯一的区别性质是喙基颌骨上的小红色标记。幼鸟不同于成鸟,它的胸部是浅橙色,翅膀的羽毛已完成了深蓝色。体羽是淡蓝色,嘴发白。腿也不同是浅粉红色。
嘴粗直,长而坚,嘴脊圆形;鼻沟不著;翼尖长,第1片初级飞羽稍短,第3、4片最长;尾短圆;体羽艳丽而具光辉,常有蓝或绿色。头大颈短,翼短圆,尾亦大都短小;嘴形长大而尖,嘴峰圆钝,脚甚短,趾细弱,第4趾与第3趾大部分并连,与第2趾仅基部并连。尾脂腺被(冉羽)。两侧存在乌喙骨,胸骨后缘有4个缺刻,胸骨柄单纯为外棘所成。
生活习性
该种通常栖息于植物树叶的阴影中,以及河流、池塘、湖泊。也存在于沿海地区,在潟湖、河口、红树林、芦苇、沼泽、各种规模的水库、溪流、河流、草原和耕地。性孤独,平时常独栖在近水边的树枝上或岩石上,伺机猎食,食物以小鱼为主,兼吃甲壳亚门和多种水生昆虫及其美国白灯蛾,也啄食小型蛙类和少量水生植物。翠鸟科扎入水中后,还能保持极佳的视力,因为它的眼睛进入水中后,能迅速调整水中因为光线造成的视角反差。所以捕鱼本领很强。
生长繁殖
营巢于土崖壁上,或田野和小溪的堤坝上,用嘴挖掘隧道式的洞穴作巢,这些洞穴一般不加铺垫物。卵直接产在巢穴地上。每窝产卵5~6枚。卵色花白,辉亮,稍具斑点,大小约28毫米×18毫米,每年1~2窝;孵化期约21天,雌雄共同孵卵,但只由雌鸟喂雏。繁殖季节略有不同取决于地区,在尼日利亚是9月份,在喀麦隆11月,在加蓬大概12至3月,刚果3月至12月,乌干达2月和4月至7月。
亚种分布
闪蓝翠鸟有两个亚种:
1. Alcedo quadribrachys quadribrachys 波拿巴特,1850年 - 分布于塞内冈比亚、尼日利亚。
2. Alcedo quadribrachys guentheri 夏普,1892年 - 分布于尼日利亚南部至肯尼亚,赞比亚西北部和安哥拉北部。此外,A. q. quadribrachys亚种也见于加纳,而A. q. 根室珠目鱼亚种也见于乌干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