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铸造
自由铸造是一种政策,它赋予公民权利,使他们能够将法定货币送往国家造币厂铸造成为铸币。在此过程中,造币厂代表公民铸造,通常不会收取费用或者仅收取较低的熔炼成本。同时,公民也有权将铸币融化,但私人铸造则被严格禁止。
背景
自1880年至1896年间,美国经历了物价水平显著下降的情况,降幅达到23%。这一时期,多数位于美国西部的农民都是债务人,而他们的债权人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的银行家。由于物价下跌,这些债务的实际价值随之上涨,使得银行家受益,而农民遭受损失。当时的美国实施的是金本位制度,即黄金的数量决定了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物价水平。有观点提出,应允许自由铸造银币以增加货币供应,提高物价,从而缓解农民的债务压力。这场围绕银币的争议成为了19世纪90年代美国政治的一个重要议题。1896年,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威廉·杰尼斯·布赖恩就是一位支持自由铸造银币的政治人物。他在一次演讲中提到:“你们不应该让人类被束缚在金十字架上。”尽管如此,他最终未能击败美国共和党的对手威廉·麦金莱,后者继续推行金本位制。
内涵
自由铸造的核心在于确保铸币的价值与其所含金属的价值相等。当铸币的市场价值高于其金属含量时,人们倾向于将其金属运送至造币厂,要求铸造更多铸币,这会导致市场上铸币数量的增加。相反,如果铸币的市场价值低于其金属含量,则人们会选择将铸币融化成金银锭,这又会导致市场上铸币数量的减少。随着时间推移,当市场上贵金属铸币逐渐减少甚至完全退出流通时,这种机制也将不再发挥作用。
参考资料
视点 | 国币条例施行细则:主币准自由铸造.搜狐网.2024-10-28
经济学思考: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和类型铸币的出现改变了什么?.百家号.2024-10-28
自由铸造名词解释.百度文库.2024-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