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五龙镇

五龙镇

五龙镇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东南部,东邻鹤壁市,南接卫辉市,西部隔淇河临淇镇相望,北部与东姚镇相连。五龙镇区域面积为190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末,户籍人口为66,208人。五龙镇的历史可追溯至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当时成立了淇东区。1958年8月,泽下公社成立,1982年改称泽下乡。1996年5月,泽下乡撤销,设立五龙镇,并更名为五龙镇。 截至2020年6月,五龙镇共辖26个行政村。2018年,五龙镇共有工业企业14个,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个,以及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8个。五龙镇因境内有五龙洞天然森林公园而得名。随着北部盘石头水库的建成,五龙镇将形成一处水上游览胜地。

历史沿革

1958年建泽下公社,1983年改乡。

1994年11月,政府驻地从牛家岗村迁址于景岗山

1996年撤销泽下乡,设立五龙镇,因境内有陕西五龙洞国家森林公园而得名。

1997年,面积190平方千米,人口6.4万,辖丰峪、阳和、栗家洼、临上、棬、渔村、岭南、岭后、荷花、合脉掌、南沃、陈家岗、牛家岗、西蒋、石阵、泽下、石官、长坡、文峪、碾上、马兰、河头、七峪、花底、桑峪、花营26个行政村。

1998年1月,撤销原牛家岗行政村,新设牛家岗、陈家岗、薛家岗3个行政村。

2002年,面积190平方千米,总人口64202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095人,辖28个行政村,118个自然村,314个村民小组。

2003年,人口63420人,辖28个行政村,113个自然村。

2004年,人口62495人,辖28个行政村,109个自然村。

2006年,辖丰峪、上庄、泽下、花地、文峪、河头、罗圈、城峪、岭后、荷花、渔村、合脉掌、碾上、长坡、南沃、西蒋、岭南、桑峪、马兰、石阵、栗家凹、牛家岗、陈家岗、薛家岗、石官、阳和、七峪27个行政村,106个自然村。

2016年,辖28个行政村,292个村民小组。

地理环境

地形地貌

五龙镇境内东高西低、南高北低,属地皆为山区。东部、南部、北部山脉逶迤,纵横交错,最高山峰海拔1013米,西部沿淇河为平滩沙地,海拔271米。

气候

五龙镇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适中。春季温暖,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冬季寒冷干燥。多年平均气温13.1℃,1月平均气温-2.4℃,极端最低气温-17.4℃(1979年1月31日);7月平均气温26.8℃,极端最高气温40.8℃(1978年6月)。无霜期年平均160天,最长188天,最短为150天。年平均日照市时数2477.6小时。0℃以上持续期297天(一般为3月7日~12月31日)。年平均降水量697.7毫米,极端年最大雨量800毫米(1976年),极端年最少雨量216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的6~9月。

水文

五龙镇境内有淇河,属于季节河,境内长12千米,流入盘石头水库

自然灾害

五龙镇主要自然灾害有旱灾、洪涝、风灾、虫灾等。自然灾害频繁,最严重的一次水灾发生在1982年7月30日至8月4日,连续六天大到暴雨,房子倒塌1707间,牲畜死亡14头,生猪640头,羊81只。冲毁大小公路40条长6223米,损坏桥梁3座,渠道55条,排水管道19处,电站两处,机井8眼,拦河坝52条,电杆56根,农作物受灾1.8万亩,倒岸7万余丈,死亡5人。最严重的一次风灾旱灾发生在1997年,秋季作物未收。风灾时有发生,最严重的一次风灾发生在2009年,造成1万亩玉蜀黍属受灾。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五龙镇境内矿藏主要有花岗石白云石石英砂等,地质储量62500立方米,可采储量为20050立方米,集中分布在布东山、南山一带。地下水可利用量为10.6万立方米。

行政区划

2011年末,五龙镇辖西蒋、丰裕、阳和、栗家凹、上庄、罗圈、渔村、岭南、岭后、荷花、合脉掌、南沃、石官、陈家岗、牛家岗、薛家岗、泽下、石阵、文峪、长坡、河头、七峪、城峪、碾上、马兰、桑峪26个村民委员会,下设289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五龙镇下辖26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西蒋村

行政代码

【代码】410581110:~200丰峪村~202上庄村~203泽下村~204花地村~205文峪村~206河头村~207罗圈村~208城峪村~209岭后村~210荷花村~211渔村~212合脉掌村~213碾上村~214长坡村~215南沃村~216西蒋村~217岭南村~218桑峪村~219马兰村~220石阵村~221栗家凹村~222牛家岗村~223陈家岗村~224薛家岗村~225石官村~226阳和村~227七峪村

人口民族

人口

2011年末,五龙镇辖区总人口6.61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929人,城镇化率1.4%。另有流动人口7984人。总人口中,男性35573人,占53.7%;女性30580人,占46.3%。14岁以下16508人,占24.9%;15~64岁42474人,占64.3%;65岁以上7135人,占10.8%。2011年,人口出生率6.5‰,人口死亡率3.4‰,人口自然增长率3.1‰。

2017年,五龙镇常住人口63950人。

截至2018年末,五龙镇户籍人口66208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五龙镇财政总收入993万元,比上年增长1.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11万元,比上年增长0.4%。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143万元,增值税60万元,企业所得税790万元。人均财政收入7820元,比上年增长12%。

2018年,五龙镇有工业企业14个,其中规模以上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8个。

农业

五龙镇有农业耕地面积4.7万亩,人均0.7亩,全部为水浇地。2011年,农业总产值12767万元,农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14%。粮食作物以小麦、玉蜀黍属为主。2011年,小麦5077吨,玉米9880吨。主要经济作物为蔬菜。2011年,蔬菜种植面积2万亩,产量5万吨,主要品种有白菜、大葱、西红柿等,其中白菜18000吨,大葱13000吨,西红柿12000吨。

五龙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6万头,年末存栏4.5万头;羊饲养量0.6万只,年末存栏0.5万只;家禽饲养量201.7万羽。

工业

五龙镇工业形成以锅炉、白酒、建材、服装制造业为主的支柱产业。2011年,工业总产值达到20.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8亿元。有工业企业15家,职工3000人,实现工业增加值5.6亿元。林州市红旗渠酒业有限公司是豫北地区最大的白酒生产企业。

商业

2011年末,五龙镇有商业网点1050个,职工2120人。2011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960万元,比上年增长14%。城乡集贸市场3个,年成交额125万元。

金融

2011年末,五龙镇境内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4.3亿元,比上年增长1.2%;各项贷款余额2.1亿元,比上年增长1.4%。

经济发展

近年来,五龙镇党委政府始终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发展为主线,以富民强镇为根本,强化工业,发展建筑业,开发旅游业,加速集镇建设和公路建设,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干部作风建设,加强精神文建设,保持社会稳定,努力开创五龙工作新局面。全镇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保持了快速、健康、稳定的发展势头。

全镇矿产资源有花岗石白云石石英沙,水资源以淇河为主,属季节河,受季节性影响较大。

交通

五龙镇境内有翟阳、浚南2条省道纵横穿越全镇,总长43千米,鹤辉高速公路穿越南部丰峪、栗家洼、上庄等村。

社会

教育

2011年末,五龙镇有幼儿园30所,在园幼儿580人,专任教师50人;小学26所,在校生3600人,专任教师245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3所,在校生2200人,专任教师172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2011年,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3800万元,比上年增长28%。预算内教育经费(包括城市教育费附加)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为33%,比上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

五龙镇岭南村农民技术学校

五龙镇岭南小学

五龙镇渔村农民技术学校

五龙镇渔村小学

五龙镇岭后小学

五龙镇阳和小学

五龙镇合脉掌村小学

科技

2011年末,五龙镇有各类科技人才120人。承担研发省市级高新技术产品3个,市级科技攻关项目3个。建立养殖业科技示范点2个,市级科普示范基地3个。申请科技专利3项。

文化事业

1995年7月,建成五龙镇有线电视台,后改称五龙镇广播电视站。2011年末,有线电视用户9500户,入户率85%。

2011年末,五龙镇有镇文化站1个。村级文化活动中心10个,各类文化专业户2户,各类图书室17个,藏书5.3万册。文艺团体3个。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个。

2011年末,五龙镇有学校体育场2个。90%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40%。本地体育健儿累计取得亚洲田径锦标赛铜牌1枚。

医疗卫生

2011年末,五龙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58个,门诊部(所)58个;病床99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1.5张。固定资产总值560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260名,其中执业医师26人,执业助理医师30人,注册护士35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4.5万人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9.9%。

社会保障

2011年,五龙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55户,人数79人,支出15.5472万元,比上年增长11%,月人均160元,比上年增长7%;城市医疗救助267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3146人次,共支出15.73万元,比上年增长42%。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701户,人数3006人,支出279万元,比上年增长30%,月人均72元,比上年增长31%;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44人,抚恤事业费支出90万元,比上年增长15%。敬老院1家,床位90张,收养农村五保人员30人。社区服务设施25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1个。有慈善分会1个,全年接受社会捐款57万元,使320人(次)困难群众受益。

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日新月异,辖区内交通便利,两条省级公路——翟阳线、浚南线纵横全镇,四通八达;

全镇公路通车总里程200公里,实现了村级道路畅能。邮电通讯便捷,固定电话入户率达50%;

有线电视入户率达50%;

农业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初步形成锅炉制造、酿酒、造纸三大行业优势。

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建成区面积达2万平方米,完成了镇区给水、排水,基本实现亮化、美化、绿化。

旅游业迈出了新步伐,辖区内名胜古迹众多。

南部有陕西五龙洞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2525公顷,自然景观有金鸡展翅、五龙洞、天桥等40余处;

中部有石阵村保存完好的清代巡抚刘家院遗址和省二级文物保护单位阳台寺;

北部随着盘石头水库的建成,将形成又一“水上乐园”浏览胜地。

旅游

景点

风景名胜

五龙洞国家森林公园

五龙洞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林州市五龙镇境内,太行山北端。地处安阳市鹤壁市新乡市交界处,沿浚(县)南(辉县南村镇)公路可达。距离林州市区50公里。介于东经113°55′~114°00′和北纬35°41′~35°45′之间,南与卫辉市接壤,东接淇县。公园东西长7公里,南北宽6公里,总面积2527公顷。1995年被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

公园内山势险峻,危岩耸立,峭壁奇涧遍布。境内第一高峰黄梅草脑,海拔1069米,第二高峰三县脑,海拔1043米。平均坡度35左右,最大坡度70左右。

文化

地名由来

五龙镇因辖区内有陕西五龙洞国家森林公园得名。

代表人物

2012年6月12日,媒体报道,刘洋和来自烟台市的王亚平成为中国首批女航天员热门人选。

2012年6月15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宣布其与男航天员景海鹏、刘旺组成飞行乘组员。刘洋成为中国第一个女航天员,负责空间医学实验。

2012年6月16日,刘洋与男航天员景海鹏、刘旺组成神舟九号飞行乘组员。刘洋成为中国第一个飞上太空的女航天员。

自从今年5月公布“神舟九号”被选航天员名单以来,刘洋的名字就渐渐被传开。从省会城市郑州市到偏远的泽下村,一路上人们都在谈论刘洋。郑州的哥说她是郑州的骄傲,林州市的酒店服务员说她是林州的骄傲,五龙镇的人们,则更为这个“红旗渠畔的女儿”津津乐道。林州市五龙镇泽下村是刘洋的祖籍地,这一次,是这位名叫刘洋的女航天员,让这里将会增加一张耀眼的名片:中国第一女航天员故乡。

参考资料

行政区划.中国·林州 - 红旗渠网.2017-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