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伸桥镇
马伸桥镇,隶属天津市蓟州,位于州区东部,于桥水库北岸。东邻河北省遵化市石门镇、出头岭镇,南临于桥水库,西与穿芳峪镇接壤,北与孙各庄满族乡相连,总面积43.5平方千米。
历史沿革
1953年建马伸桥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1995年建镇。2001年10月,宋家营乡并入马伸桥镇。清代,分属上泉里、下醴泉里、尚义里。爱新觉罗·旻宁十一年(1831年),分属上醴泉里马伸桥乡保、三家店乡保,下醴泉里淋河乡保、尚义里东保乡保。民国时期,分属二区马伸桥镇、穿芳峪乡、北赵各庄乡、三岔口乡、牛各庄乡、淋河乡。1945年,第一次解放。1947年6月,第二次解放。12月,土地改革。1949年,隶属第二区。1953年1月,一部属十二区。7月,建乡,分属二区、十二区张丁庄、定福庄、东葛岑、田家龙湾、崔各寨、赵各庄、马伸桥七个乡。1956年,撤区并乡,属马伸桥乡。1958年,成立马伸桥公社,辖马伸桥、三岔口、石庄子、刘相营、穿芳峪镇、大孙各庄镇、仇店子、小水头、九百户、宋家营十个管理区。1961年,公社以大划小,改马伸桥管理区为马伸桥公社。1983年,改为马伸桥乡。2001年10月,为马伸桥镇,宋家营乡并入马伸桥镇。
行政区划
截至2020年6月,马伸桥镇下辖42个行政村:大峪村、育英洼村、穆马庄村、赵各庄村、西葛岑村、伯王庄村、北仇庄子村、肖辛庄村、于各庄村、北辛庄村、花园村、高桥村、陈家河村、大街村、张庄村、幸福村、兴隆村、上古庄村、良尚村、北关村、牛各庄一村、牛各庄二村、富裕庄村、峰山村、崔各寨村、山前屯村、宋家营村、好女塔村、淋河村、史各庄村、石家庄村、西官屯村、东孔庄村、英庄子村、叫山村、起家庄村、王刁庄村、孙家庄村、验甲宫村、马官屯村、太平庄村、周官屯村, 镇人民政府驻御马像西南50米。
自然地理
地形地貌
马伸桥镇地势北高南低,境内浅丘中突起的塔寺怀山、堡子山等最高海拔118.2米,南部洼区海拔10米左右。
气候
马伸桥镇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平均气温16℃,7月平均气温24.8℃,1月平均气温-7.4℃;无霜期160天左右;冬春少雨雪、多风、干旱;年降水量600毫米左右,集中在6—9月。
水文
马伸桥镇有淋河自北而南流经,在与出头岭镇交界处注入于桥水库。
土壤
马伸桥土壤主要为褐土和潮土,属高肥型。
自然资源
2011年,马伸桥镇有耕地2.03万亩,人均0.60亩,其中水浇地15876亩。
经济
综述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团结带领全镇广大群众,依托自然优势,大力发展农业、工业及第三产业。到2006年底,全镇实现农村生产总值34946万元,工农业总产值32759万元,固定资产投入5010万元,人均纯收入6159元。2011年,地方财政收入61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562元。截至2019年末,马伸桥镇有工业企业60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80个。
工业
工业企业发展迅速。该镇共有各类企业239家,从业人员7343人,产品涉及服装、建材、液压机械、纺织品、纸制品包装、服装辅料、装饰装潢等十多个产品。其中服装企业25家,规模以上企业5家,是该镇的龙头企业,从业人员达到4560人,服装产品多样化,主要有各类棉服、羽绒服、睡衣、童装、休闲装以及各类上衣、短裤等二十几个产品,产品全部通过外贸、边贸出口欧洲、美国、加拿大及东南亚各国。各种机械厂家20余家,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农业
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镇党委政府一直把农业结构调整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坚持因地制宜,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引导农民积极发展优质高效的农副产品。经过几年努力,基本形成了北部山区以果品种植为主、南部以粮食种植和水产品养殖为主、中部以畜禽产品养殖为主的框架格局。目前好女塔、太平庄生猪养殖、陈家河肉鸭养殖、伯王庄的酒用葡萄、北赵各庄村有机苹果、西各岑的中华圣桃等基地初具规模,为全镇的发展一村一品起到了带头和示范作用。
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和个体私营经济有了较大进展。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做大做强第三产业。镇党委政府根据镇区情况,提出了“利用一条路、繁荣一个镇、富裕一方人”的口号,充分利用邦喜公路发展区域经济,逐步形成了东部以液压机加工为主、中部以餐饮服务为主、西部以木线为主的产业框架。同时大峪(仁义农家)旅游专业村利用自然资源,开办农家旅店,搞休闲旅游,果品采摘,经过几年的发展,不断完善,以有20家农家旅店户经旅委验收合格正式挂牌营业。
人口
截至2011年末,马伸桥镇总人口有37141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648人,城镇化率10%;总人口中,男性19131人,占51.5%;女性18010人,占48.5%;14岁以下5874人,占15.8%;15—64岁27585人,占74.3%;65岁以上3682人,占9.9%。
截至2017年末,马伸桥镇常住人口为35335人。 截至2021年,马伸桥镇户籍人口3.8万人。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马伸桥镇有幼儿园7所,在园幼儿1067人,专任教师30人;小学7所,在校生1708人,专任教师137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1369人,专任教师165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2011年,马伸桥镇教育经费3264.75万元,比2010年增长14.2%。
文体事业
截至2011年末,马伸桥镇有农家书屋42个,实现农家书屋全覆盖。截至2011年末,马伸桥镇有健身场所42个,健身器材264件套。截至2011年末,马伸桥镇有线电视用户数为6210户,入户率65%。
医疗卫生
截至2011年末,马伸桥镇有一级甲等医疗卫生机构1个,村卫生室29个;设病床60张,固定资产总值60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92人,其中执业医师42人,执业助理医师20人,注册护士20人。2011年,马伸桥镇马伸桥医院完成诊疗4.5万人次。
社会保障
2011年,马伸桥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为29户,人数52人,支出18.45元,比2010年增长11%,月人均295元,比2010年增长7%;城市医疗救助267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农村医疗保险1300人次,共支出98.4万元,比2010年增长42%;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723户,人数1626人,支出273万元,比2010年增长30%,月人均140元,比2010年增长31%;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275人,抚恤事业费支出305万元,比2010年增长15%;社会福利费220万元,比2010年增长17%;有敬老院1家,床位150张,收养农村五保人员25人。
基础设施
邮政电信
截至2011年末,马伸桥镇有邮政网点1家,投递点42个;有电信企业2家,服务网点2个;固定电话用户0.5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2万户;宽带接入用户2800户。
供电
截至2011年末,马伸桥镇有供电站1处,有主变压器300台,有高压输电线路4条,总长度40千米。2011年,马伸桥镇售电量累计完成5500万千瓦时,综合电压合格率100%,供电可靠率100%。
交通
马伸桥镇有县级公路马营公路、 邦喜公路纵贯全境,马平公路以该地为起点。
旅游景点
好女塔遗迹
好女塔遗迹位于马伸桥境内淋河岸边凤山上。好女塔,是辽大安二年(1086),当地人为纪念一薛姓女子而修建的。从《大辽国蓟州渔阳县好女塔院特建碑铭》碑文可以看出,当时塔院规模宏大。可惜,今天只留下遗迹。
娘娘庙
1861年,清咸丰病死,慈禧在北京发动了一次宫廷政变,剥夺了八位顾命大臣的职位。史称“祺祥政变”。这次政变还有另一种说法,八位顾命大臣护送咸丰灵柩至马伸桥时,被慈禧派人劫持。慈禧遂开始了垂帘听政的历史。据说,镇上的“娘娘庙”,就是慈禧为纪念此次政变成功而建。据《蓟州志》载,慈禧掌政后,欲废光绪立新储。吏部主事吴可读极力反对,于光绪五年,在该镇三义庙中喝下毒酒,进行尸谏,并葬于此地。
龙山
龙山,位于马伸桥镇境内,是座历史名山。清康熙《蓟州志》载:龙山,在州东25公里,上有龙山庙,每3月18日赛会。这座看似很平常的小山,却是蓟县抗日大暴动的中心。1938年,根据八路军总部“配合冀东暴动”的指示,宋时轮、邓华领导的四纵挺进冀东,于6月中旬到达蓟州北部下营一带。这极大地激发了蓟县人民的抗日热情。6月20日,马伸桥镇六、九甲民团三百余人率先起义,揭开了蓟县抗日武装大暴动的序幕。7月15日清晨,参加暴动的千余人在龙山集合,各村救国会送来的枪支弹药、粮食、物资等慰问品摆满了戏楼前的山坡。龙山成为了冀东西部地区武装暴动的指挥中心。
地方特产
参考资料
【走在乡村振兴的路上】天津市蓟州区马伸桥镇蓝莓富了农户钱袋子.央广网.2024-04-08
天津市蓟州区马伸桥镇肖辛庄村:不负春光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人民网.2024-04-08
【走在乡村振兴的路上】天津蓟州马伸桥镇蓝莓富了农户钱袋子.央广网 .2024-04-08
蓝莓小镇马伸桥:小蓝莓变成“致富果”.金台资讯.2024-04-08